无线电电子学论文_新型举国体制下我国集
发布时间 | 2022-07-18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
1. 要素禀赋理论
2. 产业发展理论
3. 后发优势理论
三、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1.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2.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差距
四、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 先进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经验和做法
2.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实证评价
(1)评价方法
(2)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3)实证评价
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思考
1. 加强国家顶层组织设计,推动新型举国体制落地实施
(1)强化国家政策引导与资源统筹配置作用
(2)坚持区域集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坚持主体集中原则,打造行业龙头企业
(4)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芯机联动”发展机制
2. 推动“集团化IDM”模式创新发展
文章摘要: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实力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差距较大,正处于追赶阶段。为进一步加快技术突破,摆脱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严峻局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差距以及先进国家发展经验,提出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强大的组织和顶层设计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根本保障,推动以龙头集团化企业为牵引打造集团内部和利益共同体之间的IDM协同合作是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有效途径,进而构建了“新型举国体制+集团化IDM”创新发展新模式,为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黄德春 袁启刚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论文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220517.015
论文分类号:F426.63
上一篇:高等教育论文_新工科形势下集成电路人才 下一篇:无线电电子学论文_股权投资助力广东集成